街景,顏值checked
天際線,髮線checked
交通,做事效率checked
夜生活,幽默checked
書店,閱讀習慣checked
飯店附近的超市,煮夫checked
市集,自然環保有機溫暖手工文青checked checked !
可以因為市集愛上一個本來不怎麼喜歡的城市
比如柏林
他至今還是我的第一名城市 (在去完紐約之後還是穩坐寶座)
跨年視訊的時候,Alice正在柏林收拾去酒吧的行囊
我看到屏幕裡的自己眼睛發亮 ,如狼似虎
恨不得直接改約柏林見面
一旁的小波說六月要去柏林一趟
我在餐桌的對面直接叫出自己的IG
“這裡!一定要去mauerpark的市集!”
市集本該是個在隔壁街區會出現的東西
但不知道為什麼,紐約的市集體驗特別的,千里迢迢勞心費力
下飛機的第一天我就去了Brooklyn Flea Market
算是在紐約市集界名動天下的那種
冬天的Winter Market (11–3月)
每個週末在Atlantic Center mall (就是布魯克林籃網對面那一棟)
冬眠過後的市集(4月到11月)就精彩多了,改到戶外
跳蚤市場星期六在Fort Freene
星期天在Williamsburg
不過提醒跟我一樣的吃貨們
夏天的,Smorgarsburg美食市集跟Brooklyn Flea Market 改到不同地方囉
星期六在 Williamsburg、星期日在Breeze Hill
剛下飛機身體還是異常疲倦
我就興致高昂的拉著S去逛
一面在大型購物中心裡面繞來繞去的找路
一面無視S隱忍但嫌棄的表情
最後問了商場保全終於得知
要從布魯克林籃網正對面的大門進去才行
於是我們又迂迴曲折的轉出來
在1月紐約的冷空氣裡,我縮在毛衣裡,在心底向市集喊話:
”找了你那麼久,你最好給我很好逛”
事實證明他很難逛XD
winter flea的整個場地跟一層百貨公司差不多大
各國食物也是差強人意
日式料理的不明所以的很多,但我們最後還是把午餐的預算
給了來自台灣的刈包,至少還謀求個家鄉味,支持一下台灣
雖然初戰就受挫,但完全不減我對市集的愛好
就算是這樣的Smorgarsburg也很好
無需為了旅人嚴苛的挑食、旅人的雙眼所存在。
在紐約,要天然有機
不一定要去市集才有
隔幾個街區,常常就出現超市的玻璃門上寫著organic的大字
連鎖的兩家健康超市Whole Foods Market、Trader Joe’s
蘇活區的美版貴婦超市DEAN & DELUCA
義大利的EATALY(真的很簡明易懂)
法國的Le District( 真的很gay bye )
遍地都是有錢人的把戲
可是我還是愛傳統市集
跟我從小長在菜市場旁邊有很大的關係
魚販的吆喝聲永遠比鬧鐘更響更準時
我還沒學會握筆就學會挑地瓜
那些說“看著我長大”的大人裡,總會有菜市場裡的老人家一份
賣海產粥的越南大姊會偷偷幫我多放幾塊虱目魚
上大學後每次回家,
市場口賣挫冰的歐巴桑 比我親媽更關心我有沒有交男朋友了
市集,是原鄉的記憶,也是我到的每一個城市的最有溫度的地方。
聯合廣場上的農夫市集(Union Square Green Market) ,一三五六都開著
看到臉書上寫的“year round”我簡直熱淚盈眶
畢竟這冬天根本冷得連北極熊都懶得出來曬太陽
隔天是星期一,馬丁路得日
是一月裡最冷的一天
S把自己裹在棉被裡面沈默的抗議
— — 這麼冷的天,市集不會開
我執意的說,這麼一個大家的休息日
家庭主婦休息、上班族休息、全紐約都休息
但市場反而應該要開著啊
要不然平常上班日誰有閒心到市集哈啦買菜
S,我錯了。
整個廣場上只有三個攤位,分別是賣乳酪、綠色和平運動的、還有賣vegan food的
合理懷疑是他們根本忘記今天休假,白跑了一趟
我們就這樣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我對市集的執念,讓我隔天又跑去聯合廣場一趟
那天和風細雨,行人匆匆,但是白色帳篷依舊各自美麗
賣花的攤販沒有白色帳篷
自成一個國度
花香卻統領了好大一片區域
一樣的季節,不同的國度
回到高雄我還是離不開市集
後驛那帶的早市
我從大一就常常騎著自行車幫大家代購薏仁漿
(一杯13塊,滿滿的薏仁,就在那個台獨餐廳樓下)
後來開始自己煮飯之後
熟識的菜攤範圍(隨著我的肚皮跟臉面)又更擴大一圈了
菜販阿嬤會教我認蔥跟蒜、會順手塞了兩顆蒜頭給我
“妹妹這個要一起爆炒卡馬誒好吃”
在那些太平豐和的年歲裡
不管到了哪個陌生的地方,市集都不會跟你生疏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