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李勃牙周軟組織手術基礎實作課程
別名:軟組織魔術師
今年聖誕我還沒30,尚未順利成為魔法師
先遇到了一位軟組織魔導師,我是說,導師
三天課程不短,我的review文也跟著長了起來….
(警告:本篇是心得文 不是共筆文哈哈哈)
課程分成三部分
後面列著一些我第一次聽到的閃光點
*如果有成功報名到第二期的讀者,可以也按圖索驥的在三天中找到講師的、自己的答案
- lecture(術式的歷史背景、治療精神,概念性的打底)
勃哥以文獻考古學家著稱,大家可以窺知一二
聚焦在重要的研究跟資訊上,可以幫助我們簡化思考跟(煩惱)的流程
- Technique(怎麼切翻縫 under micro)
如果只有lecture,當然難以接軌臨床
但直接進入hands on,縱然手把手,回去恐怕仍是一招一用
課程設計多了一個過渡“technique” ,串接reasearch跟實際的應用
- Hands on (磨細節、細節魔)
[Hands-on] flap design, suture technique, 取肉補肉graft harvest (FGG/DSCTG), recipient site preparation
閃光點:
▫ 變色龍FGG
FGG不必然得醜,要怎麼用flap design讓他融入背景
▫ Thin biotype就得改嗎?
▫ 實際的顯微擺位
▫ 保護donor site的各種方法(literally “各種“)
▫ 軟組織多澆水
[Hands-on] Single recession flap design
閃光點:
▫ 暴露CTG 跟暴露帶上皮的CTG的皮有差嗎?
▫ Recession 不做會怎樣?
▫ Trapezoid/triangular flap 的差異Thin biotype就得改嗎?
[Topic] 初學者如何不踩雷
[小單元] emdogain, PRI, NCCL [Hands-on] multiple recession , Graft harvesting (一刀兩刀流)閃光點:
▫ 翻破了怎麼補救
▫ 現有的資源要用在刀口上
(如果肉只有那麼多,要放在哪幾顆)
(真的小到不行,要怎麼吊)
(好像在玩拼圖,而我在玩華容道。)放我出去
▫ Tunnel , triangular/trapezoid , oblique flap選擇 (based on papilla)
▫ What patient should know?
▫ Hands on
每個人在切豬頭的時候,大刀闊斧,如有神助
但現實很骨感,病人也不是豬頭(我才是?
所以課程中也適當的設計了一些仿臨床的障礙(詳述於後文XD
小當家,你排骨要煮多一點啦哈哈哈
(終於言歸正傳)
自然牙一直是我們心中最弱的那塊
implant 當道,各方顯學在教怎麼補骨補肉,取肉也通常for implant
軟組織的處理就也更偏重在 primary closure 或是 implant旁的KG增補 上
那自然牙呢?什麼時候去補?有recession 就要補嗎?thin phenotype要補嗎?會酸要補嗎?(補了有用嗎)
Expert opinion ?
最高證據等級困境
aka 常常有說等於沒說
有些小夥伴可能看到“專家意見”這個字出現,就開始皺眉了
畢竟我們都知道他是證據等級最低的,所謂”一家之言“
在讀書的時候,我們下意識地會往更高等級的舉證走:systemic review, meta-analysis
這時候常常會遇到一個難題:因為證據要嚴謹,所以常常說起話來都保守許多
(可能有幫助、應該沒問題、No harm for patient)
比如:
但是沒有證據說 把他改成thick就可以保持牙周健康
From BEST-EVIDENCE CONSENSUS
嗯..謝囉
懶人包絕不是正途,但是當最有evidence based的資訊攤開在你眼前
“嗯……所以我要……..”
“可不可以直接跟我說要怎麼做…..”
/ For 增加KG band寬度
/ For phenotype alteration…..
很開心有expert在高等級的文獻考古之後
願意回到自己的臨床經驗、分享他的個人opinion,告訴初入門的我們怎麼做
更重要的是:什麼時候要做
複製研究結果?
“Research” vs ‘‘Real-world situations’’
在某些經典研究中
比如Karring 經典猴子實驗(上皮到底要不要角質化,取決於下面的CT)
但在原始的實驗中,移植完mucosa or gingiva之後,他有搭配去上皮,曝露出下面的CTG
1. removing the overlying alveolar mucosa
2. re-epithelialized from the surrounding non-keratinized epithelium
但聽了好多課,沒有看過有醫師多做去上皮的步驟
勃哥說他自己曾經有實驗精神的去上皮看看:結果那一塊就縮下去了XDD
棒,我就是想知道 “什麼東西只是實驗設計” XD
文獻的考古自己也能挖,但深淺在人
挖出來的兵馬俑,放在現代要怎麼煉成神兵利器
大抵還是回到個人造化
(以及口袋深淺,足夠花錢買經驗跟一位好老師)
分級制度
有時候我覺得dental treatment 如果有個分級表就好了
(就像是implant 的SAC tool )
讓我們不至於想嘗試新東西,結果輸到脫褲底
選擇首戰場
跟適當的武器
就學長的經驗,普遍級的root coverage 區域應該是premolar了
(1) gingival thickness最薄,有放進去有活,那改變量會很有感
(2) 非美觀區,forgivable
and 先練習open flap (CAF) 吧
把tunneling 留到勃哥的中級班見
適切的避戰
補完肉就不會酸了嗎?–不要給病人這種保證
矯正後才補,肉長得回來嗎?— 那說服的了病人接受1+(1) 兩次手術嗎
如果又遇到超限制級的人(台北市蛋黃區辣妹)、超限制級的區域(突出來的3, 拉不上來的上7),那真的脫褲預備
懂得齒肉生理極限、自己目前的能力極限、做出對的診斷跟決策
是軟組織新鮮人的第一堂課
顯微
這不是我第一堂軟組織課,卻是第一堂顯微軟組織課
記得自己在中植美時候,博仁學長坐在最後面
PGY的我拿著case去問他,“為什麼這邊不切開啊?”他問。
“Minimal invansive. ” 我(自信滿滿地)說。
學長:沒有放大工具、沒有顯微器械、6-0以上的針,真的會微創到嗎?
這句話我一直記著,兩年後聽到勃哥在課程開宗明義:
顯微手術,不是顯微鏡推出來就叫顯微手術
是器械、微創技術的全面升級
之前只是顯微鏡洗牙、cu個前牙,我就覺得耗費心神
根據Microsurgery in Periodontal and Implant Dentistry這本書列出的顯微牙周難度分級表
我根本已經從stage 1 跨到stage 4了喂XD!
執行時,常把最好的視野都讓給了顯微鏡
所以手怎麼來怎麼不順,處處制肘,很想乾脆棄甲歸隱
但看學長做,突然發現,不順的時候,有時就得使出反手拍,整場球賽才玩得起來
(這好難言傳啊—–)
時代在進步,科技不只會選土豆,也能幫助我們把一些safe number更拓寬
過去的數據
現在在顯微鏡的幫助下、用不同的incision design
怎麼modified?
當我們變得更精確,graft 可以取的量也可以更多一些
在練習micro的時候,盡量場景設置的擬真一點:
(不是,這豬頭也太vivid了吧)
給他一個架子
讓他可以擺在一個類似臨床的角度
器物也擬真(這個仿palate曲面嘖嘖嘖)
一顆
其他小細節
包括術前準備、冷兵器們(器械,拍照鏡選)、麻藥打法、單多股線適用site、教導病患照護方式,課程中都有帶到
(ex) 手術前麻藥的位置
麻藥打的正確,是照顧病人、也照顧照片
不要直接打在Interdental papilla上,都還沒手術,就要缺血而亡了那塊了
2022 聖誕魔法
全部幹回家
3 comments
好讚喔QAQ
窮困潦倒的因疼好羨慕💸
好奇這堂課有沒有教運用Double flap technique的技巧?
看了paper還是很難想像實際怎麼操作🥲
因疼就在看double flap!
(回頭看看自己,再看看別人….)
有提到各種releasing 的技巧(在PRI的小單元中)
從PRI, modified PRI, upward motion scissor technique, perioplasty
到double flap technique, periosteal pocket都有稍微講到
但是double flap 並沒有進行實際的操作喔,有點太偏GBR了
有這麼讚的課
看來畢業後要努力存錢惹
(然後都拿去上課還是一樣經濟拮据🥲)
但是感覺都還離我好遠..
先看部落格望梅止渴一下
謝謝學姊分享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