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fit margin 會增加infection 機率

這是urban的第一個v-GBR case,他說:”如果當時infection了,我現在可能就不會站在這裡了”
(還是會啦!)
換掉補骨區鄰接的不🈴️牙套
在手術過程也會用4R4L & back action chisel 清潔牙齒
但是在他之前的演講….
我沒看到我沒看到

Pawn sacrifice
“Make your life easier.”, said Dr. Urban
canine的話,就嘗試留下來
Premolar的話,

補骨後的baby bone
其實就是vertical 2 第一章的內容:

ptfe 補完骨後,六個月開箱來看,最外層是約1.5mm 的baby bone
內層才開始cortication
最外面那層(urban稱之為smear layer)還會繼續吸收,或者改變
什麼都不管,仍然無腦even bone 種植的話:

(不過pseudo-periosteum 到底要不要拿掉…這可能還是一個議題….
前牙:刮掉表層的collagen bundle 做mini sausage (在implant 旁鋪一些自體骨,外面再來一點牛骨)
後牙:乾脆種深一點 (sub 1.5 mm )
從baby bone 到mature bone ,大概還需要3個月
那是不是乾脆等滿9個月再來implant ?
其實不用:

他會等3 個月for functional loading
(應該還是去check ISQ>70…..吧)
implant外補骨,他一定鎖cover screw
可以放healing 來增高骨頭嗎?
“technically good idea 但是 biologically bad idea”
因為兩個healing abutment 之間的成骨會受影響
(我想我們過去應該聽到很多,可以透過鎖healing 做GBR,試圖做出papilla 的案例…?)
使用surgical guide來定/釘位membrane
GBR的時候用guide 以達更精準的補骨已經不是新概念了

但Dr. Urban 的master guide是把implant guide跟補骨guide 合在一起
(他真的很愛”Master”系列 感覺應該要註冊個商標,master pin, master mill, Now master guide)



突然出現的軟體無情工商時間:

但我會不會想做一個就好
不會。
(一) 因為我不是urban膜術師,所以補骨不是那種超predictable的,沒有補哪長哪的
要membrane guide的話 做一個
到時候implant也還是乖乖重新看成骨後CT 重做一個
(不小心會被告)

但百貨牙醫我就…. ┐(´д`)┌
(二)他的implant guide只是position guide
並沒有fully directed
implant 旁需不需要buccal bone
“有多少人聽過,implant 旁邊沒有buccal bone也沒關係,soft tissue 補起來就好”
默默舉手
因為我有補完五個月開箱implant 之後的慘案:

一開始鑽的還好好的,後來 誒??誒????(所謂baby bone shedding ?)

後來乖乖重新做這個所謂 mini sausage
但後來我想說,如果不翻flap就implant,是否可以避免baby bone shedding的狀況
(真的有需要補骨補contour,可以透過tunneling的方式...)

之前跟程醫師討論:缺bone就打開來補,不要偷懶!!
anyway ,Dr. Urban説 只有兩種情況,implant 旁不需要buccal bone
- 10年內要退休的牙醫師
- 沒生小孩的 :)